Saturday, February 28, 2009

完美,不完美




普通来说,人是有推动力想要把事情做到最好,对于一些完美主义者来说,完美更是要和结果画上等号。事物,我们某程度上可以说完美,但是,世界上有完美的人吗?

如果客观而言,这个世界上还没发现一个完美的人,至少我还不知道。也许,完美的人,就是那些神佛了。但是主观而言,一个人,的确可以认为自己已经是十全十美了,认为自己无所不能,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可以达到专家的水平了等等。

然而,成为完美的人,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?对我而言,并不是。完美对我而言是一个人最巅峰的境界,达到之后,已经是无法再有寸进。换句话来说,我们“认为”我们已经完美了,达到巅峰了,就不可能再进步!不但如此,人到巅峰过后,成就就会慢慢下滑,之后,想要再回到我们认为的巅峰,已经是很难了……所以,何必让自己身陷在一个框框里面呢?完美中还是可以有很多求进的空间,如果固步自封,我们永远就没有突破的可能。

另一个例子而言,有时候,完美本身也成了一种不完美。比方说,一个人,如果在各方面都很优秀,可说是一个完美的人。但是,不自觉当中,他身边的人,却会感到压力,辛苦,进而排撤那个人,他的完美,已经成了伤害自己的武器……相反,如果真能真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求进,那么,我们已经可说是在不完美的环境当中,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,最完美的,自己。 

Saturday, January 10, 2009

六道轮回

相信只要对华人文化略有研究的,对六道轮回这个名词也决不会陌生。简单来说,六道轮回是生物因因果而分别到达的境地,分别分成天,修罗,人,畜牲,饿鬼,地狱六道。看起来,这似乎有点玄,因为除了人道和畜生道,我们很难去以实体探知其他四道的存在。然而,听了我一个朋友的言论,他提醒了我,六道回轮其实就常常发生在我们面前,只是以不同的形象展现在人间。

我就以一个较简单的例子做开头吧!例子当中,你是一间跨国公司的主任。有一天,你被通知说,你升职了,成了公司中最年轻的经理,刹那时,你非常的高兴,雀跃万分,不敢相信自己的心愿竟能达成。那个时候,你所在的境地,就是天道。

隔天一早,你正式当上经理,开始了上班。那时候,突然你的一个手下做了一个错误,导致你痛骂那个手下一顿。那个时候的你,虽然享受着当经理的福报,但是,瞋心未减,就是身处在修罗道。
时间一久,喜悦和日子开始变得平淡,苦乐参半,那时候,你在的境地是人道。

突然之间,你发现了公司的总经理好像要辞职了,你贪念一起,开始不择手段的想要拿到总经理的职位。那时候的你,开始为了贪念而奔波,却求不得,正是身处在饿鬼道。

但是,经过一番衡量,你觉得以自己的实力,想要拿到总经理的位置恐怕很难,但是,你却痴迷于这个位置,为了它,就算做牛做马你都愿意。痴迷不悟,无法放手,正是畜牲道。

最后,总经理的成绩出炉了,果然,你并未能成为总经理,那时候的你,因为无法放开心怀,伤心欲绝,痛不欲生,就如坠入地狱一般,那时候,你正是处于地狱道!

人,总是在六道中轮回。对佛家而言,除非我们能悟出其中道理,不然,我们只能在六道中漂流……你现在,是身处在那一道呢?

Sunday, December 28, 2008

苦集灭道


苦集灭道也可称为四圣谛,是佛家语言之一,如果我们熟悉一些佛家经文如心经,我们不难发现到它的存在。对一些佛家追随者而言,如果真能做到苦集灭道,他们就能脱离苦海。然而,我对佛家研究毕竟有限,不能说已经悟出或做到苦集灭道的真正意义,但,我却发现到苦集灭道却在某程度上可以用来应对我们生活上的事情。

苦谛,就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痛苦。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生老病死,和最爱的人或东西别离,想要得到一样东西却苦苦得不到等等。无论外在所受的身苦或内在所受的心苦,都被归类为苦谛。

集谛,是照成我们这样辛苦的原因。

灭谛,也叫尽谛,是去消除掉我们所受的苦难。

而道谛,就是我们消灭苦难的方法。

有时候,我们面对苦难的时候,我们想要解决哪个苦难,却又感觉到无从下手,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受着这种苦难。然而,通过苦集灭道这个道理,我们可以知道,如果我们现在面对着苦难(苦谛),我们应该去寻找让我们这样痛苦的原因(集谛),了解原因过后,我们就能对症下药,实行消除你那个痛苦的方法了(灭道)。

打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我们生病了(苦谛),虽然我们没办法自己去诊断病症,但是,我们可以去找医生让他们去诊断什么原因照成了我们这个病症(集谛),过后,医生就会给我们打针吃药等来医治我们的病症(灭道)。对我来说,的确,很多事情只要有办法冷静下来,去寻找真正原因,的确可以找到解决之道。你认为呢?

Sunday, November 30, 2008

争吵


一生当中,回想过去,我们有过多少次争吵?对其他人有过多少次不满呢?我想,无论是谁,都很难有个确实的数目吧?每次争吵,总认为,只要争胜了,就是对的,反之亦然。不过,仔细想想,我们争吵,是为了保护这段关系,还是,保护自己的自尊?争吵,为的,是who is right? 还是what is right?

当我们有了争执之后,我们背后可以有两个动机。一,是想要保护自己以免被痛楚和恐惧伤害的动机,而另一个,而是在这段关系上学习,让自己活得更好的动机。第一种,其实,在我们身旁随处可见,甚至乎,有时候我也是其中之一。

遇到争执的时候,保护自己的自尊方式可以分成三种。第一种是控制,第二是无尽妥协,而第三,则是什么都不理。控制,简单而言,是想要改变和控制别人的行为来保护自己的自尊。最常见的是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来符合自己的要求和理想。

第二种是无尽妥协,只要遇到争吵,就只想无限妥协来保有自己的关系,避免痛楚,遗憾的是,无尽妥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,反而,对方会得寸进尺,自己永远在害怕失去这段感情的恐惧里面……

第三种什么都不理,是只要一有争执,就直接不睬不理,以避免被那段关系伤害。但是,争执的结并未解,日复一日,彼此关系只会恶化,最终,形同陌路……

普通来说,一有争执,我们会自动保护自己来避免伤害,很少人会去想要从这段关系学习真正怎样应对才是正确之道。我们有时候的确没办法改变一个状况,但是,我们可以改变那个状况对我们的影响!

从一段关系和痛楚上学习,面对失去的恐惧,的确很困难,也很辛苦,但是,如果没真正去面对,我们,永远没有办法在一段关系上成长,永远活在争执的痛苦阴影当中……

(PS:我这篇网志的想法栽自Drs. Jordan and Margaret Paul的From conflict to caring。从一段关系上学习的摘要和重点有时间再分享咯!谢谢十二月的提醒,我才写了这篇网志;))

Sunday, October 12, 2008

好人?


你们相不相信一个之前做错一些很严重错误的人可以洗心革面,过往一切完全自觉,而且改过自新?

真的相信?如果说那个人的错误狠狠地伤害了你?如果说给你一个状况,你一定得请一个人,也只能选择一个,且无论能力如何,你会选择一生当中完全没有犯过错的好人,还是曾经犯过错的人?

好啦……答案自知。但是,你们想这些答案的时候,有没有包括了一个因素,就是:

那些我们认为他们是很好的人有时候只是脆弱的人,他们的好并不是来自他们的力量,它是来自他们的脆弱,他们之所以好是因为他们不敢成为坏的,并不是真正的好人!

曾经,我听过一个说法,如果,世界上完全没有道德,法律等等约束我们的教条,也没有社会的眼光和期盼,那你是否还会是一个好人?如果说,你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,你是否还是你?

看过一本书,里面写着:“一个因为无法成为坏的,所以才成为好的人,并不是真的好,等到他变强了之后他就会变成坏的,给他权力,那个权力将会立刻腐化他。”有一个名为宗教师认为,一个人使坏,因为他把他的“能量”运用错误,而只要能把这能量运用好,他就能得道。我先不论这说法是对是错,但是,至少我认为,只有心灵上强而有力的人,才能真正控制那些权利,不至于被其腐化。而你,是哪个人吗?

Friday, September 26, 2008

时间能冲淡一切


时间能冲淡一切,这句话,我们听过,学过,见识过,甚至,在我们生活上实行过。很多时候,时间的确是最好的药,我们无法解决的事情,失去的痛苦,心中的遗憾,来不及的悔恨等等,都丢给时间,让它冲淡我们的情绪。

然而,这是否是最好的方法?在学心理学的路程当中,这个是我想要知道的疑问之一。在一本心理学的书籍上,我反而又多了个疑问,那个问题是:

时间,是能冲淡悲伤,还是,习惯悲伤?

乍看之下,冲淡悲伤和习惯悲伤很类似,但,细看之下,却有所不同。

冲淡悲伤,是时间把我们的回忆开始慢慢尘封起来,虽然,我们还是会回忆起之前的回忆,但是,时间让我们所记得的细节不再清晰,慢慢开始模糊,记不起当中细节,久而久之,悲伤就因为记忆被尘封而慢慢消减了。

但,有些人遇到一些不愉快的回忆后,他们天天回想起这些片断,天天怨,天天恨,也天天哀,天天愁。那时候,他们的回忆不会被时间所尘封,记忆犹新,但是,他们的悲伤,还是会慢慢消减,这个,不是因为时间冲淡了我们的悲伤,而是让我们习惯了悲伤。因为,我们每回忆一次,我们就会多感受那份悲伤一次,刚开始时,我们会很辛苦,不过,随着时间的增长,我们开始习惯了那份悲伤,就算辛苦,就算痛苦,我们也已经麻木了……

习惯悲伤,对我来说,并不是一件好事,我们仍然有那个情绪,不过,我们已经不察觉它的存在了。虽然我们不察觉,但是,这些情绪还是有能力去左右我们的行为,比方说,“自然而然”被情绪引导去做伤害自己的事情。比起时间冲淡或让我们习惯一切,我还是认为面对和解决才是最主要正确的道路,遗憾的是,并不是所有事情我们有能力去解决……

Monday, July 21, 2008

回家


今天,我们和一个挺久没见面的老朋友,谈了很多很多,其中一个,谈到的是宗教。

在想,很多人在他宗教追求的东西其实也是一样,其中一个最明显的,我们可以看到基督教徒所说的上天堂和神同在,佛家的回归西方极乐世界,回教徒的与阿拉合一等等等,我不能说,我们最终去的地方会是一样,不过,我们可以看得出,我们都在寻找回家的路,一个可以让我们身心平静,无争夺,无纷争,每个人心中渴求想要到达的梦想天堂。

然而,根据宗教,如果我们要到达我们心中所要到达的地方,我们就得遵守不同的教规,完成不同的习俗,仪式和任务或寻找出属于他们的真理和途径等等,这样的话,我们才可以回家。换句话来说,进了我们相信的宗教,我们可以说已经拿了一把钥匙,但,还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的锻炼才能找到回家的路。然而,太多太多人,将我们潜意识当中想要到达梦想天堂的那股推动力“善加利用”,结果,反而纷争不断,祸乱不断,人,也痛苦无比……

不过,并不是每个人都执著于想要找到回“家”的路,还有另外几种人,可说是例外中的例外。第一种,是有着“心安之处既是家”的心态,对他们来说,他们并不执于对他们来说是虚幻的“家”,不过,他们会在现实生活当中寻找让他们心安之处,也就是,他们的家。
而另一种人,可说在世上很难遇到,也许,到了那个境界,就可说成佛了吧?那些人有的想法是,“天涯何处不是家?”。这种人,无论在那个环境里,都能处之泰然,无论多苦多难,他们还是能活得自在快乐。
而这些人当中,你是属于哪一种呢?